群山夹江流,其形如囊橐。
缅想太古前,神功劳斧削。
直下塞坤维,高空插冥漠。
崩浪屡洄漩,层峦迭参错。
罨画象楼台,岧峣类城郭。
翠含青黛光,白者为粉垩。
沿回路已穷,侧转忽开拓。
烟际见渔舟,遥遥一秋箨。
涉险却恬嬉,胜赏反惊愕。
浑似逢异书,披览得约略。
行行止三舍,樵爨倚山脚。
方音闻鹧鸪,暝色下猱玃。
汹汹怒涛哀,凫凫山泉弱。
兴来抽短毫,庶几慰飘泊。
黄茅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黄茅滩》是清代著名诗人宋琬创作的一首五言长律。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卷,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洗礼。
诗中对黄茅滩周围的群山描绘得极为传神。“群山夹江流,其形如囊橐”,通过比喻手法,将连绵起伏的山峰比作被袋子包裹着,形象地勾勒出了山峦的形态和气势。这种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立体的山峦图,同时也反映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接着,诗篇中还运用了丰富的色彩描写,“翠含青黛光,白者为粉垩”,通过对绿色山峦与白色山石的对比,增强了画面的色彩层次感和立体感,让人仿佛能看到青山翠谷中的一抹灵动。同时,“涉险却恬嬉,胜赏反惊愕”,这句诗表现了人们在欣赏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一方面,人们在旅途中经历了惊险,却在欣赏到壮丽景色后获得了心灵的慰藉;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自然之美感到惊叹而无法自持。这不仅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最后,诗中提到了渔舟、鹧鸪等元素,这些细节的点缀使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小社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