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晚色静娟娟,灵璅森沈落照边。
乱后河山仍处处,春来花鸟自年年。
故人忆别初寒外,南雁相逢卧病前。
拟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乘兴入蓝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江亭晚色静娟娟,灵璅森沈落照边。
乱后河山仍处处,春来花鸟自年年。
故人忆别初寒外,南雁相逢卧病前。
拟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乘兴入蓝田。
《暮上江亭望西山》是李希圣创作的一首诗歌。这首诗作于宋朝,通过描绘江亭晚景和西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慨。
诗的开头“江亭晚色静娟娟,灵璅森沈落照边”,描绘了江亭在傍晚时分宁静而美丽的景色,落日余晖映照着四周,显得格外迷人。这里的“江亭”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的标志,也象征着诗人心灵的归宿和思考之地。“乱后河山仍处处,春来花鸟自年年”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叹。虽然战乱频繁,但山河仍然美丽,春天到来时,花儿鸟儿又一年年的盛开。
李希圣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例如,他提到“故人忆别初寒外,南雁相逢卧病前”,这既是一种对往昔友情的记忆,也是对自然规律的顺应。此外,诗中的“拟试囊中餐玉法,明朝乘兴入蓝田”反映了诗人对超然世外的向往。通过这种方式,诗人试图在尘世的纷扰中寻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静土。
李希圣的《暮上江亭望西山》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生命与自然的热爱。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