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遗山论诗有贵贱之见作此正之

面目都随贵贱迁,陶公枯淡谢公妍。
暮云春酒词清丽,却在柴烟粪火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元遗山,即元好问(1190—1257),是一位著名的金朝末期的文人,他的作品多涉及文学、哲学及历史等领域。元遗山的论诗观点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其著作《论诗》是讨论诗歌创作的理论性文章,其中强调了诗歌在表达情感、抒发思想以及反映社会现实方面的重要功能。

在《论诗》中,元遗山提出了”贵贱之见作此正之”的观点,意味着他认为诗歌应该超越社会等级和贫富差异的影响,反映出作者的真实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这一观点体现了元遗山对于文学创作独立性和深度的追求。

通过元遗山的这些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他主张诗歌应当超越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成为传达个人情感和社会批判的有力工具。这种观点在他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前瞻性,对后世的文学批评和诗歌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