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伏龙观

昔闻今见离堆古,归到江源悔昔游。
万里风涛浮海岸,十年烟雨上滩舟。
坐看三峡连云走,卧听双江急夜流。
空厦明灯成梦醒,山青云白自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宿伏龙观》是近代诗人宋育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宋育仁,字芸子,四川富顺人。他博通群籍,尤深经学,为王闿运及门高弟。乙未割台之役,有感事五首,唐衢痛哭,杜牧罪言,兼而有之。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也值得注意。宋育仁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反映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

  2. 作品原文
    昔闻今见离堆古,归到江源悔昔游。
    万里风涛浮海岸,十年烟雨上滩舟。
    坐看三峡连云走,卧听双江急夜流。
    空厦明灯成梦醒,山青云白自悠悠。

  3. 作品赏析

  • 情感真挚:《宿伏龙观》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行为的反思和悔恨。诗中的“归到江源悔昔游”和“空厦明灯成梦醒”,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追悔和对未来的迷茫。
  • 意境深远: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如“万里风涛浮海岸,十年烟雨上滩舟”和“坐看三峡连云走,卧听双江急夜流”,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冲击力,也加深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 语言优美:宋育仁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精美的词汇和流畅的句式,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如“空厦明灯成梦醒,山青云白自悠悠”等句子,都显示了他出色的文学功底。

宋育仁的《宿伏龙观》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也在情感上与读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诗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对社会、历史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