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寓呈坦斋固庵兄弟

安得琴书便洒然,寄螺身世又三年。
机云我借东西屋,韦杜家分尺五天。
去日榆槐阴满地,来时杨柳瘦禁烟。
此情可是能追忆,得借清间话旧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别寓呈坦斋固庵兄弟》是清代诗人李象鹄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原文:《别寓呈坦斋固庵兄弟》是清代诗人李象鹄的作品,其中包含“安得琴书便洒然,寄螺身世又三年”等诗句。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与兄弟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 赏析:李象鹄的这首《别寓呈坦斋固庵兄弟》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及其在人生旅途中的感慨。通过具体的意象和情感的抒发,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无限追忆和留恋。
  1. 作者简介
  • 李象鹄:字仑圃,长沙人,嘉庆己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李象鹄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其作品多以抒情为主,善于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 作品风格:李象鹄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他的作品中常蕴含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1. 诗歌主题和艺术特色
  • 主题内容:此诗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对于过去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与兄弟们的情谊回忆,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 艺术特色:在艺术表现上,李象鹄的诗歌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诗歌富有画面感和诗意,同时也体现了较高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可以发现《别寓呈坦斋固庵兄弟》不仅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歌,也是李象鹄作为一位文学家的艺术成就的体现。它不仅反映了清代中后期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审美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