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琴书便洒然,寄螺身世又三年。
机云我借东西屋,韦杜家分尺五天。
去日榆槐阴满地,来时杨柳瘦禁烟。
此情可是能追忆,得借清间话旧缘。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思想情感和领悟诗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然后把握全诗的内容,理解词句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最后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此题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读懂诗句的内容;②抓住关键句,分析其表情达意的作用;③结合注释,揣摩词语的含义;④理解典故或古代文化常识;⑤注意题目要求,不要答得太远或太散。
【答案】
①寄寓在琴书之中,心情自然洒然自适;②借机云之便,我与韦、杜两家兄弟分庭抗礼;③往日的榆槐树荫覆盖着大地,来时杨柳已瘦弱不堪禁烟(指清明时节)了。④这番情事难道还能追忆吗?只有借清明时节,叙旧话旧缘罢了。
赏析:
首联以寄寓之语发开,言自己寄迹于琴书之间,心情自然洒脱自如。寄寓在琴书之中,才能使心志超脱,心境洒脱。
颔联写诗人寄寓之地,有“寄”字可证。“机云我借东西屋”是说机云是我的寄托,它像西屋东窗一样地为我作伴。诗人把寄托物比作主人,可见他对机云的喜爱与依恋。“韦杜家分尺五天”则写诗人的住处。韦杜两家兄弟分庭抗礼,表明他身居高位,而与韦杜家的兄弟也平起平坐。
颈联写昔日之情景,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榆槐阴满地”写当年榆槐树荫下的环境,而今日却无树荫可遮。“杨柳瘦禁烟”写杨柳因无人观赏而变得消瘦无力,而如今杨柳又绿了,但人去楼空,只能望柳兴叹,感叹时光流逝。
尾联写诗人借清明时节重游故地,怀念过去的情景。“此情可是能追忆”写此时此地,怎能不追忆往事呢?“得借清间话旧缘”写诗人想借助清明时节,与故人重逢,畅谈往昔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