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秋夜读书
古人竟何之?见此秦时月。落照青简端,冠履若飘忽。
澹对不相闻,秋风天籁发。欹枕研至精,凛冽砭吾骨。
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天伐。蒲柳畏先零,燕石守金阙。
何用此营营,华簪宠短发。
注释:
- 古人:指古代的人或事物。何之:去向何处。
- 秦时月:指的是秦朝的月亮,象征历史和时光。
- 落照青简端:落日余晖照射在书卷上,如同落在青简(古代书写用的竹简)的一端。
- 冠履若飘忽:冠履,即帽和鞋,这里指文人的衣冠。飘忽,不稳定。
- 澹对不相闻:淡薄地面对彼此,不闻不问。
- 秋风天籁发:秋风的声音如同自然界的天籁之声。
- 欹枕研至精:斜靠枕头研磨墨汁直到极精纯。
- 凛冽砭吾骨:凛冽,冷冽。砭,治疗、治愈。比喻寒风刺骨的感觉。
- 鬼神能害名:鬼神,指神灵或神秘的力量。害名,损害名声。
- 漏泄受天伐:泄露信息受到天的惩罚。
- 蒲柳畏先零:蒲柳,指蒲苇和杨柳,古人认为它们易受风雨影响。先零,早衰。
- 燕石守金阙:燕石,一种石头,质地坚硬,比喻珍贵。金阙,皇宫的宫门。
- 何用此营营:何必为此忙碌不休。
- 华簪宠短发:华丽的簪子装饰着头发,形容人过于修饰外表。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所作,表达了诗人在秋夜读书时的感慨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比古人和今人的行为、心态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名利得失的淡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诗人也揭示了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如鬼神能害名、漏泄受到天罚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性的弱点。全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