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穷途同作客,饱得烟霞煮得石。
但使清虚腹里存,诗瘦偏多新意格。
也知诗瘦恰随秋,高飞秋色入浯州。
苍狗浮云倏变幻,老我狂愚我自羞。
西山尚有中子在,周全应尽性天爱。
乃竟二饿千载垂,旅处寡亲益增忾。
我来避世如避秦,上下无交馈赠屯。
倘能屈曲为小贬,何妨白日竟骄人。
骄人者流世所敬,不辨笑邪反笑正。
大家势利正营营,谁向此中审究竟。
昨夜梦中谁赠云,醒时拾得似纷纷。
人间世事尚难料,如何天上获相分。
感此高谊思所报,木瓜何以投永好。
今日幼安固如何,却亦未曾除皂帽。
贷米于人无应者
介绍
《贷米于人无应者》是明代诗人沈光文的作品,收录于《台湾诗荟》中。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异乡他地的孤寂与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其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美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作者背景:《贷米于人无应者》的作者是沈光文,他的生平事迹丰富而多样。沈光文字文开,一字斯庵,明末清初浙江鄞县人。他是南明永历时的官员,后来隐居台湾。在明朝灭亡后,他选择远离政治中心,转而投身于文化艺术的领域,与韩文琦等结诗社,所作诗歌被后人传颂,形成了《福台新咏》。沈光文不仅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学者和官员。他在南明永历时曾任太仆寺卿,后隐居台湾。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人生,也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
诗歌原文:《贷米于人无应者》的全文如下:同是穷途同作客,饱得烟霞煮得石。但使清虚腹里存,诗瘦偏多新意格。也知诗瘦恰随秋,高飞秋色入浯州。苍狗浮云倏变幻,老我狂愚我自羞。西山尚有中子在,周全应尽性天爱。乃竟二饿千载垂,旅处寡亲益增忾。我来避世……
主题思想:《贷米于人无应者》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他地的孤独与无奈。诗中的“同是穷途同作客”反映了诗人与众人共同面对困境的现实;“饱得烟霞煮得石”则形容诗人身处异地,却能从自然的美景中汲取灵感;“但使清虚腹里存”表达了诗人保持内心的清净与空灵;“诗瘦偏多新意格”则是诗人在艺术形式和内容上追求创新的表现。此外,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过往历史的反思。
艺术特色:《贷米于人无应者》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诗中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能够直击人心;其次,诗的结构紧凑而富有层次,每一个诗句都承载着深刻的意味;最后,诗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贷米于人无应者》不仅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也是了解明末清初时期文化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