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县东阳桥古木

古木寿者数百年,柯条凋尽霜皮斑。
昂首尘外不可屈,俯视万树柔且孱。
风饕雪虐兀不动,并叶蘖藓皆从删。
悦阅陵谷敛精采,剩有灵气宵往还。
明堂太庙卜隆栋,吁谟衮冕趋清班。
或为蒙童涉江海,载兹壮士康时艰。
倕输弗作匠石逝,良材衰朽侪茅菅。
暂停征辔一流盼,野僧扫纷开松关。
烟萝风筱媚空翠,猗傩无知宜朱颜。
饱饭灭烛供小憩,梦见社栎惊我顽。
谓大神力辟世法,资持旧律非南山。
涧阿云水足受用,子所颂祷同谤讪。
质明再拜谢不敏,轮囷千尺难跻攀。
担簦陟岭违千里,望君犹立空山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建德县东阳桥古木》是清代的诗人汪士铎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描绘了一棵数百年历史的古木,表达了对这种古老树木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下面是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汪士铎,清代诗人,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 创作年代:具体创作年份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此诗应写于清代晚期。
  1. 诗歌原文
  • 诗句解读:诗中“古木寿者数百年,柯条凋尽霜皮斑。”描述了这棵古木已经生长了数百年,其枝叶凋零,表面覆盖着岁月的痕迹。
  • 意象表达:“昂首尘外不可屈”,意味着这棵古木昂首于世间,不畏世俗的艰辛与挑战。
  • 象征含义: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一棵树的描述,也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自然界顽强的生命力量。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建德县东阳桥古木》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诗句,成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庄严的艺术境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自然和谐的世界。
  • 语言韵味:诗歌采用典雅古朴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一股清逸脱俗的气息,给人以美的享受。
  1. 社会影响
  • 文化传承:汪士铎的这首诗作为文化遗产之一,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自然景观描写作品。
  • 教育意义: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够提升文学素养,还能增强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激发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建德县东阳桥古木》不仅是一首诗文,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一种精神的象征。它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处心灵的栖息地,感受到自然的宁静与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