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奴儿春情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
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丑奴儿·春情》是明朝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的作品,而不是沈榛的。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和影响:

  1.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他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工诗文,在文学、学术上成就卓著。王世贞的诗歌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2. 作品背景:《丑奴儿令·春情》的创作背景并不明确,但可以推测它可能反映了作者在春天时节的情感体验。春天是多情的季节,也是文人墨客常常借以抒发情感的时期,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创作的。

  3. 内容解析:诗中“落英堆砌无人管,几点蔫红”描绘了春日里花瓣散落的美景。接下来的“偷入帘栊”和“要与多情诉晚风”,表达了诗人想要向晚风倾诉内心情感的愿望。然而,“鸳鸯被冷惊春睡,羞把菱铜”,则描绘了春夜中的温馨场景,鸳鸯被冷醒了春梦,不敢轻易打扰。最后两句“蹙损眉峰,不为风狂也似侬”,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春天的柔情蜜意,即使春风不似自己一般温柔,也愿意与之共舞。

  4. 艺术特色:王世贞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丑奴儿·春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整首诗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王世贞作为文学家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审美观。

《丑奴儿·春情》不仅是王世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