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 再柬雯卿

秋千影落闲庭院。明月移花转。几天不挂玉帘钩。难道春来总是、不梳头。
绿窗还是摊书好。何苦寻烦恼。自家去验小腰肢。却比垂杨肥了、那丝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虞美人·再柬雯卿》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汪淑娟创作的词,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然变化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的内容:

  1. 作者介绍
  • 汪淑娟,字玉卿,钱唐人,孝廉金绳武室,金绳武有《泡影词》。汪淑娟的文学成就在清代女性文学中占据一定地位。
  1. 诗词原文
    秋千影落闲庭院。明月移花转。几天不挂玉帘钩。难道春来总是、不梳头。
    绿窗还是摊书好。何苦寻烦恼。自家去验小腰肢。却比垂杨肥了、那丝丝。

  2.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词中通过“秋千影落闲庭院”和“明月移花转”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景象,反映出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生活哲理:“几天不挂玉帘钩。难道春来总是、不梳头。”这反映了词人认识到生活中的琐碎和烦恼往往源于不必要的纠结,提醒人们在忙碌之余也要享受生活的美好。
  • 情感表达:“绿窗还是摊书好。何苦寻烦恼。”表达了对读书和静心的生活态度的肯定,同时也透露出词人对外界纷扰的一种超脱态度。
  • 自省自警:“自家去验小腰肢。却比垂杨肥了、那丝丝。”这句词反映了词人对自己身体状态的自省,同时也表达了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即使在岁月流转中也要保持优雅的姿态。
  1. 文化背景
  • 《虞美人》是宋代词人李煜的作品,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著称。《虞美人 再柬雯卿》虽继承了宋代词风,但在表现手法上更显婉约,体现了清代女性词人的细腻情感和艺术追求。
  1. 社会评价
  • 在古代文学中,女性词人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她们的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虞美人 再柬雯卿》作为汪淑娟的作品,不仅丰富了清代女性词作的内容,也展现了当时女性对于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虞美人 再柬雯卿》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传统诗词,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一种体现。通过对这首词的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以及他们在文学创作中的卓越才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