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登黔灵山

拨云攀磴践莓苔,小憩孤亭四望开。
白鹿竟随僧老去,青山依旧我归来。
泉流仍绕千层塔,春到新添几树梅。
到此风尘机已息,置身高处即蓬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登黔灵山》是清代诗人花杰创作的一首诗。花杰,字晓亭,出生于贵筑地区。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在仕途上有着丰富的经历,历任官职包括江西布政使等职。

在《春日登黔灵山》中,花杰以清丽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了黔灵山的自然风光和自己的感悟。诗的首句“拨云攀磴践莓苔”便勾画出一幅山间攀登的画面,通过拨云、攀梯、践莓苔这样的动作描写,展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风貌。接下来,“小憩孤亭四望开”一句,则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了黔灵山上的小亭子,表达了诗人在休息时刻放眼四周的开阔感受。

诗句中还提到了“白鹿竟随僧老去”,这里的白鹿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而“青山依旧我归来”则传达出一种对自然恒久不变之美的赞美,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自我坚持和回归的感慨。诗的后半段中,“泉流仍绕千层塔,春到新添几树梅”两句则具体描绘了黔灵山的景致和生机勃勃的氛围。泉水潺潺环绕着古老的塔楼,而随着春天到来,山中新添了几棵梅花。

最后两句“到此风尘机已息,置身高处即蓬莱”则是诗人在黔灵山中的心境写照。这里的“蓬莱”通常指的是传说中的仙山,诗人以此表达了自己远离尘世烦恼,超然物外的感受。整首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黔灵山秀丽的景色,又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春日登黔灵山》不仅是对黔灵山自然景观的艺术化再现,更是作者个人情感与哲学思考的深刻表达。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审美追求及其在自然中的自我实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