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霖叹

积雨决田坏官路,水深泥滑马不渡。
湿衣及肤燎不得,主人号咷僮仆诉。
行人争羡居者安,谁知居者尤艰难。
一年耔本逐流水,赤脚老农瞠目看。
来朝乾鹊噪檐树,行人欢喜摇鞭去。
暮宿前村府帖来,淮南又报蝻如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积霖叹》是清代诗人汪学金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作品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农民的生活状况与心理活动,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所承受的痛苦与挣扎。

《积霖叹》的创作背景是在乾隆四十六年,作者汪学金中进士后曾官至左庶子。这首诗作于嘉庆年间,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艰难处境,以及他们内心的无奈和辛酸。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展示了雨水淹没田地,导致道路损坏,人们出行困难的情景。同时,诗中的“湿衣及肤燎不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在暴雨中无法驱赶身上湿透衣服的痛苦。

《积霖叹》不仅描绘了农民的苦难生活,还揭示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诗中的“主人号咷僮仆诉”表达了农民对官府的不满和绝望,而“行人争羡居者安,谁知居者尤艰难”则揭示了社会对农民困境的忽视,以及他们自身的无助和困境。

《积霖叹》的语言精炼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读者对农民生活状态的共鸣。诗中“一年耔本逐流水,赤脚老农瞠目看”等句,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积霖叹》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当时社会的贫富不均、官场腐败等问题。作为文学作品,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技巧,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