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门径别,知在冶城西。
适我来相访,逢君出杖藜。
图书髹几列,花草石阑齐。
款语曾无几,峰阴日已低。
访赠龚半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赠龚半千》是清代汪森创作的一首七绝诗。下面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诗歌原文:
幽人门径别,知在冶城西。
适我来相访,逢君出杖藜。
图书髹几列,花草石阑齐。
此中无俗物,何似辋川迷。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和赞美。首句“幽人门径别,知在冶城西”便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远离尘嚣、与世隔绝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次句“适我来相访,逢君出杖藜”,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逢的情景,杖藜(手杖)象征着隐士的生活状态和悠然自得的心态。接下来,“图书髹几列,花草石阑齐”进一步描绘了隐士居所的环境,充满了文化气息和自然之美。最后一句“此中无俗物,何似辋川迷”,则是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深刻体悟,表达了他对辋川(唐代诗人王维的别称)般宁静致远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既表现了诗人的审美追求,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风貌。
写作背景:虽然《访赠龚半千》的具体创作时间无从考证,但从诗中透露出的隐逸气息和对自然美的追求来看,这首诗应当是汪森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于一种理想生活方式的抒发。这种生活态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可能是在某种特殊的情境下创作的,例如诗人在游历或探访友人时所感而发。
《访赠龚半千》作为汪森的作品,不仅是对一位隐士生活状态的赞美和向往,也是对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一次深情回望。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不仅可以领略到汪森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理想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