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开后李花开,依样征东万马来。
黩武不愁新鬼哭,瘗骸空替古人哀。
禅关已改褒忠额,宫掖犹闻敢谏才。
争似富民颁汉爵,暮年温诏动轮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杨花开后李花开,依样征东万马来。
黩武不愁新鬼哭,瘗骸空替古人哀。
禅关已改褒忠额,宫掖犹闻敢谏才。
争似富民颁汉爵,暮年温诏动轮台。
《唐太宗哀忠墓》并非真实存在的文学作品。这首诗实际上出自清代诗人沈丙莹之手,而非唐代的唐太宗,且该诗的创作背景和历史事实与唐太宗无关。《唐太宗哀忠墓》是沈丙莹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先人英烈的纪念之情。
《唐太宗哀忠墓》中的诗句“杨花开后李花开,依样征东万马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杨花和李花相继开放,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黩武不愁新鬼哭,瘗骸空替古人哀”反映了作者对战争残酷和对死者的哀思。“禅关已改褒忠额,宫掖犹闻敢谏才”暗示着政治环境的变迁和正直人士的缺失。“争似富民颁汉爵,暮年温诏动轮台”则表达了对于和平时代的向往和对贤能之士的赏识。
《唐太宗哀忠墓》是沈丙莹创作的历史题材诗歌,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对和平与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