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有两间屋,晨昕西夕照。
长夏苦炎威,炊烟杂茶灶。
我依二母居,一经课后效。
床前书几陈,蛟蚋常缭绕。
摊书纺车旁,形影互相吊。
庭闱乐复乐,宽窄那计较。
即今扩新居,高爽向南曜。
虽殊广厦观,幸免偪仄诮。
是处可延伫,堂随所到。
谁云热难避,废书日坐啸。
古贤容膝安,努力事仇校。
昔有诗二章示二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昔有诗二章示二子》是《论语》中的一篇文章,由孔子的弟子曾参撰写。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两个儿子向父母请教如何孝敬和教育子女的问题,而孔子的回答却非常简洁明了。
文章描述了孔子的两个儿子向父亲请教如何孝敬和教育子女的问题。这两个儿子都是孔子的亲生儿子,分别是孟皮和曾参。他们分别向父亲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即如何对待父母和如何教导孩子。其中,孟皮提出了“何为孝”的问题,而曾参则提出了“何为教”的问题。
孔子针对这两个问题给出了他的看法。对于孟皮的问题,孔子认为:“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的人们往往只知道满足父母的衣食需求,而忽略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关爱。因此,真正的孝顺不在于物质上的供养,而在于精神上的尊重和关爱。
对于曾参的问题,孔子则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的教育方法就是“忠”和“恕”。忠是指尽心尽力地为父母做事,恕是指对他人要有同情心和宽容心。孔子认为,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和教养的目的。
文章以孔子的教诲结束了全文。他告诉两个儿子:“吾与尔俱往矣!”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和你都要继续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