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帆江上数点。便催人去远。未似银河,秋来波浪浅。
高楼音信望断。但向夕、邻箫吹怨。拟写闲情,红笺愁泪满。
伤情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伤情怨》
在宋代的诗坛,周邦彦以其深邃的情感表达和精湛的艺术手法,留下了许多让人回味无穷的作品。其中,《伤情怨》(林钟)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一首脍炙人口、情感深沉的词篇。
这首作品的原文不长,但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通过描写黄昏的景象和孤独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之人深切的思念之情。“看暮鸦飞了。 又是黄昏,闭门收返照”这几句,不仅描绘出了一幅黄昏时分的画面,更通过乌鸦归巢的动作,寓意着离别的无奈与寂寞。而“江南人去路缈,信未通、愁已先到”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对远行之人的牵挂和担忧。
在周邦彦的笔下,每一个意象都显得如此生动而富有情感色彩。如“怕见孤灯,霜寒催睡早”中的孤灯,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一盏灯火,更是孤独与等待的象征。这样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因思而失眠的痛苦。
赏析《伤情怨》时,我们不难发现,周邦彦善于运用对比和拟人的手法,如把风比作“暮鸦”,将黄昏比作“返照”,这些比喻既形象又贴切,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伤情怨》的韵律美也是其吸引读者的重要原因。它采用了林钟调式,音韵悦耳动听,读来如丝如缕,令人陶醉。这种音乐性的呈现,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入人心。
《伤情怨》不仅是一首抒情的诗词,更是一部情感丰富的叙事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那份刻骨铭心的相思之情。
阅读《伤情怨》,不仅能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也能体会到周邦彦作为北宋词坛巨匠的艺术魅力。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给予我们现代读者无尽的启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挚的情感总是能穿越时空,触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