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春芳垂丝海棠一株艳绝

花剪彩,丝垂缕,一树映窗纱。莫道无香堪恨,最怜秀色秾华。
带雨极夭斜。似胭脂、匀泽腮霞。美人初出华清浴,犹是输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占春芳·垂丝海棠一株艳绝》是汪东创作的一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垂丝海棠的美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叹。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品概述
  • 创作时间:《占春芳·垂丝海棠一株艳绝》创作于近现代,具体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为民国时期。
  • 作者背景:作者汪东,字旭初,号寄庵、寄生、梦秋。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学者,精通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并精于词学,擅长书画,能山水,精画梅。
  • 内容主题:该诗以垂丝海棠为题,通过对海棠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 艺术特点
  • 语言风格:汪东的诗词语言典雅,善于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使诗歌具有浓厚的艺术韵味。
  • 意象构建:诗中的“海棠”既是自然界中的植物,也是文人心中的美的象征,通过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 情感表达: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尚的审美追求。
  1. 文化影响
  • 文学地位:作为近现代文学的一部分,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读者群体:诗作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邃的情感吸引了广泛的读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一定的读者基础。
  • 历史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社会风情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1. 艺术赏析
  • 意象描绘:“花剪彩,丝垂缕,一树映窗纱”形象地描绘了海棠花朵的娇美与精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 情感抒发:“莫道无香堪恨,最怜秀色秾华”表达了诗人对海棠花香不足而更加珍视其美丽的姿态的赞赏之情。
  • 哲理思考:“带雨极夭斜,似胭脂匀泽腮霞”不仅描述了海棠花的颜色和形态,还隐含了对生命力顽强和美的持久的赞美。

《占春芳·垂丝海棠一株艳绝》不仅是一篇描写海棠花的诗词,更是一幅流动的画作,一首诗歌,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容,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