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谭光词为其母寿,光年亦六十矣

桂叶香浮,北堂永日春先到。白云萦绕。来去天津道。
王谢风流,那抵寻常好。慈颜笑。社歌村调。儿著斑衣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谭光词为其母寿,光年亦六十》是一首清末近现代初的诗词作品,由诗人汪东创作。该诗歌通过描绘母亲的形象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的敬爱和怀念之情。以下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与诗歌意义
  • 作者信息:汪东,字中锋,号青岳、剑门樵长,浙江慈溪人,清末近现代著名诗人。
  • 诗歌内容:《点绛唇·谭光词为其母寿,光年亦六十矣》描述了母亲的生活状态和环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宁静温馨的家庭画面。
  1. 诗歌原文与解析
  • 诗句原文:桂叶香浮,北堂永日春先到。白云萦绕。来去天津道。王谢风流,那抵寻常好。慈颜笑。社歌村调。儿著斑衣老。
  • 诗句解读:诗中提到了“桂叶香浮”,描绘了庭院中的桂叶散发出的香气;“北堂永日春先到”则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在北方庭院里率先到来的景象。此外,“白云萦绕”展现了天空中的白云,给人一种轻盈飘逸的感觉。最后两句“王谢风流,那抵寻常好。慈颜笑。社歌村调。儿著斑衣老”则是对母亲美好形象的赞美,以及她在社区中受到尊敬和喜爱的场景。整首诗歌通过这些生动的场景和细节,传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怀念。
  1. 诗歌艺术特色与价值
  • 艺术特色:此诗采用了典型的古典诗词手法,如意象的运用、情景交融等,使得诗歌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和谐美满的母亲形象,并借此表达了对家庭和母亲的深情。
  • 文化价值: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清末近现代的文化氛围,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美德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通过对母亲形象的刻画,诗人传递了一种对家庭责任和孝顺美德的尊重。

《点绛唇·谭光词为其母寿,光年亦六十》不仅是一首情感充沛的诗歌,也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典范之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情,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家庭、亲情和人生价值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