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声风送落人间。闻歌新意骞。兴来挥洒百千篇。非苏非稼轩。
焚裂竹,斗春盘。欢呼彻四筵。杯行到手莫留残。狂心逾少年。
阮郎归 · 除夕立春梦中得三四两句,因足成之
介绍
《阮郎归 · 除夕立春梦中得三四两句,因足成之》是汪东所作。在这首诗中,汪东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立春之夜的梦境与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活力、艺术创作的热爱以及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汪东(1890-1963),字旭初,号寄庵,吴县人,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文学家及书画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就斐然,还涉猎广泛的学科领域,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等。汪东早年留学日本,深受孙中山先生的影响,加入同盟会并成为《民报》的主编。他历任中央大学文学院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等职,为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诗中的“歌声风送落人间”形容春天的歌声如同春风一般,轻柔地吹拂过人间,带来了生机与活力;“闻歌新意骞”,则描绘了听到歌声后,心中的新想法和灵感如腾飞的翅膀,充满无限的可能。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立春夜晚的景象,更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诗的下句“兴来挥洒百千篇”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在立春之夜的创作欲望和灵感迸发的状态,挥笔疾书,创作了大量作品,体现了一种对艺术创作的无限热情和执着追求。这种精神状态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深刻感受力,也展示了其作为文学家的卓越才华和深厚功底。
整首诗通过对立春之夜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创作状态的深情抒发,不仅展现了汪东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艺术造诣,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这样的诗歌作品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阮郎归 · 除夕立春梦中得三四两句,因足成之》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春天景象,更是通过汪东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优美的艺术形式,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值得后人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