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上虞山相国师

江上穷愁十日霖,摇摇孤愦结微音。
松高独受寒风厄,凤老甘当众鸟侵。
睚眦一夫成世变,是非千载在公心。
言妖舌毒纷无纪,吞炭聊为豫子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上虞山相国师》是清末诗人沈曾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沈曾植,字子培,号乙盦,是近代著名的诗人和学者。他的文学成就在晚清时期颇为突出,不仅因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诗歌技巧,还在于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广泛研究与传承。作为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他的仕途经历丰富,曾在多个职位上为国家服务,包括安徽布政使和署巡抚等职务。这些经历使他对国家和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2. 诗歌原文
    江上穷愁十日霖,
    摇摇孤愦结微音。
    松高独受寒风厄,
    凤老甘当众鸟侵。
    睚眦一夫成世变,
    是非千载在公心。
    言妖舌毒纷无纪,
    吞炭聊为豫子喑。

  3. 诗歌赏析:沈曾植的这首《寄上虞山相国师》以其深沉的历史感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他对人生、政治、社会的独特见解。诗中“江上穷愁十日霖”,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江边度过漫长而寒冷的十来天的情景,表达了其深深的忧愁和孤独。“松高独受寒风厄”则表现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独自承受困难的赞美,同时也暗喻了自己面对困境时的态度和决心。“言妖舌毒纷无纪,吞炭聊为豫子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上不良风气和言论的批判,以及自己保持清白的决心。最后两句“是非千载在公心”则是对未来的思考,强调了历史的评价和公正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震撼和思考。

《寄上虞山相国师》不仅是沈曾植个人才华的体现,更是其深厚文化素养和时代背景下思想观点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末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演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