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丹黄漏未终,肚怀犹作少年雄。
书烦人写惭麟士,诗逐年增似放翁。
竹径有阴微翳月,纸窗无隙暗生风。
文章报国终何济,便到渊云未是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昼夜丹黄漏未终,肚怀犹作少年雄。
书烦人写惭麟士,诗逐年增似放翁。
竹径有阴微翳月,纸窗无隙暗生风。
文章报国终何济,便到渊云未是工。
“镫下校书毕即书其后”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进学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在灯下读书学习到深夜,然后写下了这篇《进学解》的文章。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他是唐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也是古文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散文以其雄浑、豪放、严谨、犀利著称,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进学解》是韩愈针对当时科举制度中考试作弊现象而写的一篇檄文。文章通过描述自己在科举考试中的经历,揭露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的弊端,表达了自己对于人才选拔标准的质疑和对教育事业的担忧。文章以讽刺、幽默的笔法,抨击了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不公现象,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现实意义。
“镫下校书毕即书其后”这句话反映了韩愈勤奋好学、严谨治学的态度,也体现了他对于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