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雀

天寒空林雀呼饥,老雀觅食归来迟。
有蛇入巢吞其鷇,绕林哀噪不忍离。
须臾忽引众雀至,群飞啄蛇蛇委地。
蛇死顿供众雀饱,得丧循环报何异。
我家江南尝苦兵,人啖人肉骨纵横。
人心不古天降祸,至今父老犹吞声。
我作此歌示人子,养育恩深同一理。
区区口腹何多求,劝儿见猎休心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慈雀》是清代诗人周馥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一种得与失相互循环的道理。这首诗通过对一个自然场景的描绘,揭示了自然界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生存法则。

在《慈雀》中,“天寒空林雀呼饥,老雀觅食归来迟”这两句描述了寒冷的冬日,一群雀鸟因饥寒交迫而四处寻找食物的情景。诗中的“呼饥”和“觅食”展现了这些鸟儿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而“归来迟”则反映了其努力寻找食物却未能如愿以偿的情形。这种描述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图景,更通过具体的行动和结果,传达出生存斗争的艰辛与无奈。

“有蛇入巢吞其鷇,绕林哀噪不忍离。”这句诗描绘了一只蛇闯入雀巢并吞噬雏雀的情景。这里的“哀噪不忍离”形象地表现了雀群对同伴被伤害的悲悯和无助感,同时也展示了它们对生命的珍视和对同类遭遇不幸的痛苦感受。这一情节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也深刻反映了动物间复杂的情感交流和生存本能。

“须臾忽引众雀至,群飞啄蛇蛇委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雀群的反应及其最终的胜利。当雀鸟们得知同伴被捕食后,迅速聚集起来进行反击。通过“引众雀至”和“群飞啄蛇蛇委地”的描述,诗人不仅展现了雀鸟的智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还巧妙地运用了动作描写来强化画面效果,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清晰地想象出这一幕激烈而又悲壮的场景。

周馥的《慈雀》以其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成功地描绘了一个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斗争过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生物的生存斗争和智慧,也传递出了得与失、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对于喜欢文学和自然的读者来说,这首诗无疑是一次深刻的阅读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