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风行

东台西厦澎湖中,夏秋往往多台风。去年九月飓更甚,海飞咸雨枯青葱。
凯也奉檄视灾眚,配船直向东瀛东。那知祭风行有期,淋浪春雨来无时。
倾盆翻雨下如注,一月寄碇虎山湄。雨止风定促开帆,偏逢毒雾相遮衔。
混然天地成一色,不辨岛屿礁石之巉岩。腥风盐沫喷衣湿,颠倒心肝呕欲绝。
呕欲绝,幸雾灭,又值东风来作逆。往来梭织金山阿,八日不得到料罗。
使者瞑眩僮仆疴,长年三老嗟蹉跎。使者瞑眩不足惜,呜呼奈此澎民何。
饥不得食寒不衣,身无翅翼谁能飞。一月两月难久稽,有钱在舱薯可糜。
遥遥相望不得成饷遗,对天呼抢空歔欷。歔欷不已叩头泣,愿乞一帆风西北。
今宵吹到妈宫湾,大沛皇仁遍海国。遍海国,沾皇仁,俯鉴臣心一缕真。
如天之福民得食,手掷杯珓卜云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乞风行》是清代诗人周凯创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以及他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展现了诗人的高超技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文关怀。

《乞风行》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周凯身处一个多台风、海啸频发的时代,这种自然灾害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诗中描述了去年九月飓风更为严重的情况,海水飞溅,天空昏暗,农作物枯萎,整个景象如同一片死气沉沉的青葱。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周凯以自己的身份参与到救灾工作中,他奉朝廷之命前往灾区视察,并随船直接前往日本。在这个过程中,他亲身体验了自然的狂暴与无情,感受到了人民的艰辛与无助。

从内容上看,《乞风行》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深刻认识和对普通百姓苦难的深切同情。例如,诗中写道:“那知祭风行有期,淋浪春雨来无时。倾盆翻雨下如注,一月寄碇虎山湄。”这些句子生动地描绘了灾难中的混乱场景,雨水如注般倾盆而下,使得船只不得不在虎山湄滞留一个月。而“毒雾相遮衔”则形象地表达了台风带来的恶劣影响,使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一片混沌。

从艺术手法来看,《乞风行》的写作技巧非常高超。首先,诗歌采用了典型的叙事结构,通过叙述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展示灾情的严重性。其次,诗人使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台风比作“腥风盐沫喷衣湿”,将人民的痛苦比作“颠倒心肝呕欲绝”。这些形象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灾难的严峻性和人民的痛苦。此外,诗歌的语言简洁却含义深远,通过对细节的精心刻画,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乞风行》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记录了一个时代的自然灾害和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值得深入挖掘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