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见赠

叹壑舟移,江山在、千古空无英杰。金陵花月好,问南朝遗事,燕莺愁说。顾曲当年,横江此际,心写君身仙骨。高吟天风冷,望烟峦沐翠,雾螺梳发。似辽鹤重来,梦新人故,倦怀何极。
年涯如过客。旧游地、吴楚今非昔。尽廿载、豪情湖海,热泪神州,卷沧波练涛山立。雁字排笙翼。还豫蜡、岳晴双屐。待相约,高秋日。庐阜天外,歌凤峰头吹笛。快游共君领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见赠》是周岸登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慨以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作者简介:周岸登,字道援,号癸叔、二窗词客,四川威远人。历任广西阳朔、苍梧知县及全州知州,辛亥革命后任四川会理、莲溪等县知事,未几赴赣,先后任宁都、清江、吉安等县知事及庐陵道尹。民国间历任安徽大学、重庆大学、厦门大学教授。
  2. 诗词原文:叹壑舟移,江山在、千古空无英杰。金陵花月好,问南朝遗事,燕莺愁说。顾曲当年,横江此际,心写君身仙骨。高吟天风冷,望烟峦沐翠,雾螺梳发。似辽鹤重来,梦新人故,倦怀何极。年涯如过客,旧游地吴楚今非昔。尽廿载、豪情湖海,热泪神州,卷沧波练涛山立。雁字排笙翼。还豫蜡、岳晴双屐。待相约,高秋日。庐阜天外,歌凤峰头吹笛。快游共君领得。
  3. 诗词解析:《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见赠》通过描绘金陵的壮丽山河和美好的花月景色,反映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中“叹壑舟移”表达了时光流逝的感慨,“金陵花月好”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通过对“顾曲当年,横江此际,心写君身仙骨”的描述,诗人展现了自己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整体而言,这首词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友情的珍视,是周岸登文学创作中的佳作。
  4. 艺术特色:《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见赠》的艺术特色在于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情感表达。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历史场景之中。通过对山水、花月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使读者能够在其中感受到历史的气息和人文的情感。同时,该词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整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5. 社会影响:《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见赠》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周岸登个人创作风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近现代文学史上的瑰宝。该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和认可。它不仅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也为研究古代诗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启示。可以说,《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见赠》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的佳作。
  6. 文化内涵:《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见赠》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金陵的描绘和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展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南朝时期的生活风貌和文人雅士的精神追求。这种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文化的传承,使得该词成为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意义。

《大酺·金陵舟次,酬胡步曾见赠》是周岸登创作的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特色的词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思考,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该词的学习与赏析,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文学艺术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