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四犯江天暮雪

叠浪浮空,正暮景同云,高结天蕊。素甲纷飞,谁唤玉龙初起。江上衮衮红尘,忽幻作、玉田清泚。问素犯、剪水搓绵,风里素纤皱未。
小船无个渔翁倚。只归鸦、载飞江涘。禁寒曾趁南枝约,疏蕊盈盈临水。谁似访戴高人,费却扁舟清思。想玉尊无价,寒不觉,春如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玲珑四犯·江天暮雪》是一首由周贻繁创作的词,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艺术表达。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周贻繁(字如馨),生于咸、同年间的湘潭,有《静一斋诗草与诗余》。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方面,而《玲珑四犯·江天暮雪》则是他创作的一首词。
  • 时代背景:此词作于清代,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作品不仅是情感和思想的抒发,也承载了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发展。
  1. 词作原文
  • 叠浪浮空,正暮景同云,高结天蕊。素甲纷飞,谁唤玉龙初起。江上衮衮红尘,忽幻作、玉田清泚。问素犯、剪水搓绵,风里素纤皱未。小船无个渔翁倚。只归鸦、载飞江涘。禁寒曾趁南枝约,疏蕊盈盈临水。谁似访戴高人,费却扁舟清思。想玉尊无价,寒不觉,春如此。
  1. 作品鉴赏
  • 意境描绘:《玲珑四犯·江天暮雪》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暮色画卷。词中通过“叠浪浮空”、“高结天蕊”等形象的描述,展现了天空与江面交织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自然氛围。
  • 情感表达:词作通过对暮景、江水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和孤独感,反映出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心境变迁。
  1. 文化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清朝时期的词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清代文人生活状态和审美倾向的重要窗口。《玲珑四犯·江天暮雪》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为现代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 艺术价值:此词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特别是在语言运用和意境营造上。词中巧妙地使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词既富有诗意又充满画面感,是中国古代词作中的佳作之一。
  1. 影响评价
  • 历代评价:历代文人对这首诗的评价颇高,认为其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如清代学者吴乔在其《围炉诗话》中就曾称赞过这首诗。
  • 现代评价:在现代,虽然《玲珑四犯·江天暮雪》可能不如一些现代词作那样广为人知,但在文学史上,它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被认为是周贻繁诗词创作的代表作品之一。

《玲珑四犯·江天暮雪》不仅仅是一首词,更是清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一种审美追求和文化表达。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如何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