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韵留别

易水兴歌泪欲弹,孤舟残烛梦阑珊。
篷窗寥落凭谁慰,歧路萧条强自宽。
碧草寒烟江上画,野蔬村酒客中餐。
更怜此夜溪前月,愁杀离人不忍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韵留别》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七言律诗,而非沈周的作品。《和韵留别》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仕途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和韵留别》的原文如下:
    春风满帝京,独怜回首送君行。恩纶已觉苏凋瘵,谪籍终应雪姓名。都下旧桃留赏约,道旁新柳识离情。瘴乡山水原多幸,嬴得珠玑照眼明。

  2. 诗歌解析:首联“春风满帝京,独怜回首送君行”,通过春风和帝京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深深不舍。颔联“恩纶已觉苏凋瘵,谪籍终应雪姓名”则从政治角度入手,表达了对于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颈联“都下旧桃留赏约,道旁新柳识离情”则通过景物的变化,渲染了一种别离的情感氛围。尾联“瘴乡山水原多幸,嬴得珠玑照眼明”则以乐观的态度结束全诗,寄托了对友人前程似锦的美好祝愿。

  3. 作者介绍: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他以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深邃的文学造诣,对明代文化有着深远影响。李东阳在官场上也颇有建树,其政治生涯体现了明代中叶文人的政治抱负与理想追求。

  4. 诗歌鉴赏:从《和韵留别》中可以看出,李东阳作为一位文学家,其诗歌创作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还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这首诗通过对友人离别场景的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对友情、仕途的独特见解。同时,诗歌中的意象选择、语言运用等方面,也体现了李东阳高超的艺术造诣。

《和韵留别》不仅是一首表现友情和离别主题的诗歌,更是一篇展示李东阳个人文学才华和深厚人文情怀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还能深入理解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