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妆忆梅

倩魂低颤水,阑干影、惊被冻云封。正湘妃蛟脊,偷描淡妩,海仙凤尾,遣探芳丛。悄吟处,敲诗红烛冷,酹酒碧尊空。竹里春愁,暗蟾悽惋,苔边秋梦,病鹤惺忪。
湖桥分锦路,销凝久,画角吹怨东风。曾伴斜楼倚笛,窄径扶筇。又日暮天寒,窗前翠袖,曲终人远,江上青峰。纵有何郎词笔,别后都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内家妆忆梅》是一首描写梅花之美的古诗,作者是清末近现代初诗人易顺鼎。下面将从诗歌原文、诗歌赏析、作者介绍以及创作背景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1. 诗歌原文:《内家妆忆梅》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在寒冬中傲然绽放的景象。诗中的“倩魂低顫水,阑干影、惊被冻云封”形象地描绘了梅花在冷风中颤抖,仿佛是在寒风中挣扎。接着,诗人以“正湘妃蛟脊,偷描淡妩,海仙凤尾,遣探芳丛”来形容梅花的姿态和韵味,展现了梅花的柔美与高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2.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生命坚韧不屈的赞美。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中。诗中的“倩魂低顫水,阑干影、惊被冻云封”一句,不仅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的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精神的崇敬。此外,诗中的“悄吟处,敲诗红烛冷,酹酒碧尊空”等语句,更增添了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定。

  3. 作者介绍:《内家妆忆梅》的作者易顺鼎,是清末近现代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一生多坎坷,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易顺鼎的诗歌风格独特,善于运用象征和隐喻,使得他的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不失艺术的魅力。他的《内家妆忆梅》等作品,至今仍受到广泛的喜爱和赞誉。

  4. 创作背景:《内家妆忆梅》的创作背景是在清末近现代初,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国家命运多舛,社会矛盾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易顺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自己的情感和理想。梅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常被用来代表高洁、坚韧不拔的精神。因此,在这一时期创作的诗歌中,梅花的形象往往被赋予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追求。

《内家妆忆梅》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幅精美的画卷,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作者深刻的思想和独特的审美观。对于喜爱传统文化和诗歌的读者来说,深入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无疑是一种宝贵的学习和体验机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