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翠壁苍崖晚更奇

峭壁悬崖外,幽人此问奇。
丹黄秋更老,苍翠晚偏宜。
携屐高吟处,扶筇小立时。
螺鬟凉雨瘦,鸦背夕阳迟。
暮霭开生面,遥岚灿列眉。
苔深留点缀,藤古衬迷离。
淡冶春容换,微茫暝色移。
豪情怀伯纪,重和幔亭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得翠壁苍崖晚更奇》是清代诗人林启东所作的一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信息:林启东,字子仪,号石田,清代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清朝中叶的康熙年间,以其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人文思考而著称。
  2. 诗作内容:在《赋得翠壁苍崖晚更奇》这首诗中,林启东用“峭壁悬崖外,幽人此问奇”开篇,描绘了一幅陡峭的山崖图景,并以此引出诗人对于这处美景的赞叹与好奇。“丹黄秋更老,苍翠晚偏宜”一句则将秋天的丹黄色彩与苍翠的山色进行了对比,强调了黄昏时分山色的特别之美。“携屐高吟处,扶筇小立时”则是诗人亲身体验后的真实感受,通过行走于这样的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的壮阔与和谐。《赋得翠壁苍崖晚更奇》全文如下:
  • 峭壁悬崖外,幽人此问奇。
  • 丹黄秋更老,苍翠晚偏宜。
  • 携屐高吟处,扶筇小立时。
  1. 赏析解读:《赋得翠壁苍崖晚更奇》不仅展现了林启东深厚的文学素养,更是其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情感寄托的体现。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传统美德的崇尚和对古典文化的传承。

林启东的《赋得翠壁苍崖晚更奇》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更是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通过阅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不妨进一步了解这位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及其创作背景,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赋得翠壁苍崖晚更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