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 月夜哭如山妹

娇小香闺,墨花同染遥山翠。于归犹记。泣别吴江汭。
闻说今秋,玉碎花残矣。如山妹。月明似水。环佩归来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点绛唇·月夜哭如山妹》是清朝诗人范贞仪的一首词。该词描绘的是一位女子在月夜中哭泣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周围环境的氛围。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词进行介绍:

  1. 诗词原文
  • 娇小香闺:描写了女子的娇小与香闺中的幽静氛围。
  • 墨花同染遥山翠:形象地表达了墨迹在纸上的渲染效果,使画面呈现出远山的翠绿。
  • 于归犹记:回忆起女子嫁给他人的情景。
  • 泣别吴江汭:描述了女子离别吴江汭时的情景,泪如雨下。
  • 闻说今秋,玉碎花残矣:暗示了女子听说家中遭受不幸,如同玉石破碎、花朵凋零一样。
  • 如山妹:以比喻的方式形容女子的坚毅或悲伤。
  • 月明似水:形容月光明亮得如同流水。
  • 环佩归来未?:表达了对未来归来的期待。
  1. 诗词鉴赏
  • 情感表达:此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月夜下的悲苦与不舍。她的哭泣声、泪水的痕迹以及环佩未能归来的遗憾,都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愁和无奈。
  • 艺术手法:作者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女子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色融为一体。墨花、遥山、玉碎、花残等词汇的使用,既富有诗意又充满象征意义,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
  • 历史背景:此词创作于清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象和女性的生活状态。同时,它也体现了古代文学中常见的情感主题——别离与思念。
  1. 文化意义
  • 女性形象: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古代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遭遇。她们往往被限制在狭小的空间内,承受着来自外界的种种压力。
  • 自然景观:诗词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寄托了诗人的情感。月亮、山川等自然元素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常常用来反映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

《点绛唇·月夜哭如山妹》不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一幅流动的画卷,它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深具象征意义的场景。通过对诗作的学习,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也能够体会到古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