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宅赏菊醉后作

陶公隐柴桑,逸兴托秋菊。
采采东篱下,南山时在目。
君非避世者,爱菊如陶公。
花开日延客,置酒三径中。
花艳既惊目,酒香亦扑鼻。
谓余能咏花,许向花前醉。
今年花信晚,十月始盛开。
佳期误重九,请罚酒一杯。
主人广长舌,巧为花解说。
此酒宜罚君,奈何轻晚节。
我时饮半醺,狂言乞紫云。
不待主人诺,折归遗细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杨宅赏菊醉后作》是林朝崧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林朝崧,近现代诗人,其作品展现了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林朝崧以其丰富的创作经验和对古典诗词的深刻理解,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
  2. 诗歌原文:陶公隐柴桑,逸兴托秋菊。采采东篱下,南山时在目。君非避世者,爱菊如陶公。花开日延客,置酒三径中。花艳既惊目,酒香亦扑鼻。谓余能咏花,许向花前醉。今年花信晚,十月始盛开。
  3. 诗作赏析:林朝崧的《杨宅赏菊醉后作》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秋天赏菊的宁静画面。诗中的“采采东篱下,南山时在目”,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在东篱之下,欣赏着盛开的菊花,而远处的南山则成为了一种背景。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画面感,还增添了一份超脱世俗的意境。“花开日延客,置酒三径中”更是将赏菊活动推向高潮,邀请宾客共享这份美好。最后两句:“花艳既惊目,酒香亦扑鼻”和“谓余能咏花,许向花前醉”,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整体上,《杨宅赏菊醉后作》不仅是一次简单的赏菊经历,更是一种精神追求和文化体验的体现。

林朝崧的《杨宅赏菊醉后作》不仅是一首表现秋天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诗歌,它还承载了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