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逢海峤庆安澜,曲岸津开翠色丹。
片幅轻帆依日脚,数声唤渡入江干。
渔舟韨远撑篙急,客棹风清系缆宽。
独怨西归偏我靳,乡关怅望碧云端。
丹渡晴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丹渡晴帆》是清代诗人林梦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部文学作品:
- 作者简介:
- 林梦麟(约1736年 - 1795年),凤山县人,生员。
- 林梦麟的生平和作品主要依据的是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的资料。
- 诗歌原文及解读:
- 诗歌原文:
- 欣逢海峤庆安澜,曲岸津开翠色丹。
- 片幅轻帆依日脚,数声唤渡入江干。
- 渔舟韨远撑篙急,客棹风清系缆宽。
- 独怨西归偏我靳,乡关怅望碧云端。
- 诗意解析:
-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场景下的所见所感。首联“欣逢海峤庆安澜,曲岸津开翠色丹”,描绘了一幅大海与陆地相交接的景象,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给人一种安宁祥和之感。
- 颔联“片幅轻帆依日脚,数声唤渡入江干”则转入对船只的描述,轻帆依傍着初升的太阳,渔舟在呼唤中缓缓进入江面,展现了一幅和谐的渔业景象。
- 颈联“渔舟韨远撑篙急,客棹风清系缆宽”,进一步描绘了渔舟和客人船只的动作,渔舟急于回家,而客人则享受着清风徐来的宁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尾联“独怨西归偏我靳,乡关怅望碧云端”,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家乡的哀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以海上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渔民生活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热爱与感慨。诗人通过对海景、船只、渔船等的细致描写,展示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家乡、亲人的深深眷恋。
- 艺术特色:
- 形象鲜明:作者通过具体的景物和动态的描述,使得整首诗的艺术形象鲜活而生动,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美丽的海上景色之中。
- 情感真挚:诗人的情感表达直接而真挚,无论是对自然的赞美还是对家的怀念,都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使得诗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语言优美:整首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韵律和谐,既符合古典诗歌的审美特点,又富有现代感,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丹渡晴帆》不仅是清代诗人林梦麟的杰出代表作,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更蕴含了深厚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