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萸香慢 · 丙辰重九

又匆匆、一回重九,菊萸总随愁新。恁悲哉秋气,惯萧瑟、隔年人。
最是无风无雨,费遥山眉翠,镇日合颦。念东篱、俊约迹往越成尘。
渺过雁、几重冷云。
黄昏。忍对清尊。持薄酒,与谁温。甚青娥皓齿,檀痕掐损,毕竟声吞。
总然夕阳如醉,算多事、怨浓氛。强登临、自怜衰鬓,故人不见,寥落客里佳辰,霜重闭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紫萸香慢·丙辰重九”是宋代词人姚云文的词作。《紫萸香慢·丙辰重九》是一首描写重阳节习俗的诗词,紧扣节日之氛围,展现了物是人非、萧索凄凉的景象,并抒发了词人对故国的怀念以及壮志难酬的沧桑之感。以下将对这首词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紫萸香慢》的作者姚云文,生活在宋末,是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善于运用典故和象征手法,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美感。
  2. 词作内容:这首词紧扣重阳节的传统习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感伤与对故国的深深思念。词中“菊萸总随愁新”一句,生动地勾勒出了重阳时节菊花与茱萸相伴的景象,同时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忧愁与不安。
  3. 艺术特色:此词在艺术上有着显著的特色,如使用典型的古典诗歌韵律结构,使得整首词读起来节奏鲜明,朗朗上口。词中的意象选取也极为精准,如“无风无雨”和“秋气”等,都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一种悲凉的气氛。
  4. 历史背景:姚云文创作的《紫萸香慢·丙辰重九》是在宋末的背景下产生的。当时社会动荡,国破家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他的词作自然流露出一种时代特有的忧伤和失落感。这种背景也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加深了词作的理解深度。
  5. 赏析与解读:《紫萸香慢·丙辰重九》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的作品,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特定社会环境的描绘,词人试图表达对时代的不满与对未来的展望。

《紫萸香慢·丙辰重九》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它是姚云文对那个时代深刻的思考和感慨的体现。通过这首词,不仅能感受到作者的个人情感世界,还能洞察到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