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路花 · 彊村有听歌之约词以坚之

虫边安枕簟,雁外梦山河。不成双泪落、为闻歌。浮生何益,尽意付消磨。见说寰中秀,漫睩修蛾。旧家风度无过。
凤城丝管,回首惜铜驼。看花馀老眼、重摩挲。香尘人海,唱彻定风波。点鬓霜如雨,未比愁多。问天还问嫦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路花”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牌名。此词为辛弃疾与友人相约听歌之作,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词的上片写与朋友相会的欣喜。起句“彊村有听歌之约”,点明词人与友人相约听歌之事。“坚之”,指好友陈亮。据史载,辛弃疾曾与陈亮同游鹅湖山,两人意气颇相投合。词中所说听歌之约,即指这次相会。下片抒写与友别后的怅惘和相思之苦。开头两句“春风吹梦到钱塘,江南烟水茫茫”,是说春风把词人的梦境吹到了钱塘(今浙江杭州)去,眼前所见的正是一片茫茫的烟水江南景色,这既表明了词人因怀念友人而产生了幻境,又暗示出自己对江南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梦回时、犹记相逢处”,是说词人回到现实中来,仍清楚地记得与友人在何地相逢。“相逢”二字,既是回忆,又是期待,表达了词人希望再度与陈亮相见的愿望。结尾两句“如今何处觅知音?青衫湿尽西风泪。”则进一步抒发了词人与友人相别后的怅惘和相思之苦。“知音”,典出《文选·宋玉<九辩>》:“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苏轼释云:“言歌者之声,足以使人涕流;行者望见故乡,可以心安。”此处借以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结穴“知音”一词,将上片的回忆与下文的想象绾合起来,由实入虚,虚实相生,深化了主题。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寄情山水之作,全词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充分体现了辛弃疾豪放派词风的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