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渡台湾呈曹怀朴明府

海客生长居海陬,风涛险恶能操舟。
昔曾侍父驰边邮,一战败贼禽其酋。
于今事往星亦周,久无梦想膺封侯。
昨来剑气腾斗牛,又闻小丑横戈矛。
台地关切桑梓忧,谁其平者心悠悠。
曹侯御侮足智谋,奉檄邀我仍来游。
张帆猎猎风飕飕,如箭离弦不可留。
南有落漈东琉球,西界黑水红水沟。
神鱼拍浪高舵楼,轰雷喷雪排山邱。
水仙挟船船转头,眼前鹿港台咽喉。
可怜一路多髑髅,良田万顷无人耰。
吾皇仁圣汤武侔,解网不杀毋穷搜。
安集之策须讲求,愿君莫遣流民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再渡台湾呈曹怀朴明府》是清代诗人林树梅创作的一首古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文学作品:

  1. 作者介绍
  • 作者简介:林树梅,字子章,号梦兰,清代诗人。他生活在清朝中叶,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文人的情感。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脱俗,善于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未详,但根据其内容和风格推测,可能是在诗人中年或晚年时期所作。这一时期的林树梅可能经历了一些生活的变化和思考,因此在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生活、历史、自然的深刻感悟。
  1. 作品原文与解析
  • 诗歌原文:海客生长居海陬,风涛险恶能操舟。昔曾侍父驰边邮,一战败贼禽其酋。于今事往星亦周,久无梦想膺封侯。
  • 诗歌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海洋生活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海客生长居海陬”描绘了诗人自幼生长在海边的情景,“风涛险恶能操舟”则显示了他勇敢面对海洋生活的勇气和智慧。“昔曾侍父驰边邮”回忆了诗人年轻时侍奉父亲的经历,而“一战败贼禽其酋”则展示了他年轻时的英勇事迹。“于今事往星亦周,久无梦想膺封侯”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1. 文学手法与特色
  • 意象使用:这首诗中大量使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如“海客”、“海陬”等词汇不仅描述了地理位置,更隐喻了诗人的性格和生活状态。同时,“风涛险恶能操舟”中的“舟”,既是实际的交通工具,也象征着生命的航程和人生的挑战。
  • 情感表达:“海客生”、“事往星亦周”透露出诗人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而“久无梦想膺封侯”则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个人精神自由的向往。
  1. 艺术价值与社会影响
  • 艺术成就:《再渡台湾呈曹怀朴明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受到广泛赞誉。诗中通过海洋生活的场景和历史事件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历史的反思。
  • 社会反响: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而且在后来的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为后人提供了了解那个时代的重要窗口。
  1. 现代视角下的解读
  • 历史意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再渡台湾呈曹怀朴明府》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记忆。它记录了诗人的生活经历和时代变迁,对于研究清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文化传承:在现代社会中,这首诗依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再渡台湾呈曹怀朴明府》是林树梅以海洋为背景,融合历史与现实,抒发个人情感的杰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观念,同时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背景,具有较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