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感赋

扶童闲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
骨肉廿年悲聚散,林园十载话枯荣。
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
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东城感赋》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题为“东城感赋”,作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此诗通过描写作者在东城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人生哲理的感悟。全诗以景物描绘为主,辅以议论抒情,意境深远。

诗歌内容

东城感赋

清·李调元
西风萧瑟北风寒,东城秋色最宜看。
万壑千林皆染翠,一江两岸各流丹。
黄花满地香飘酒,白鸟飞时影落湍。
莫道此时无好景,夕阳无限好长安。

诗歌解析

  1. 首联:西风萧瑟北风寒,东城秋色最宜看。此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