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童闲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
骨肉廿年悲聚散,林园十载话枯荣。
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
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
【注释】
扶童:指年老体弱的老人。扶,扶持。童,同“翁”。东城:东门城楼。东门城楼是古代的交通要冲。上:登上。扶童闲步上东城,意思是说老人独自上到东门城楼上去散步。凭眺:凭倚远望。危栏:高高的栏杆。凭眺危栏感慨生:指凭倚高高的栏杆远望产生感慨。骨肉:这里指亲人。廿年:二十年。悲聚散:指亲人之间的离别和聚合。林园:指家乡、家园。十载:十年。枯荣:指草木的生长和枯萎。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山峦从绿野中平缓地伸展开来,水波在青陂中发出悦耳的声音(鸣)。山从绿野平边起:形容山势起伏、连绵不绝。水向青陂缺处鸣:描写了水流声清脆悠扬,宛若琴瑟之声。青陂是池塘,缺处指池岸低洼之处。
【赏析】
此诗为诗人晚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及世事变迁的无奈之情。
诗的首句写登高远望的情景。扶童闲步上东城,凭眺危栏感慨生,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次句写与亲人相聚又分离的情景。骨肉廿年悲聚散,林园十载话枯荣,表现了亲情的珍贵和人生的变化无常。
第三四句写大自然景色的永恒不变。山从绿野平边起,水向青陂缺处鸣,表现了自然界万物生长不息、生生不息的特点,与人事的聚散、兴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末两句写世事变化无常、人事难料。景物长存时事改,回头何所不关情,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幻无常、人事难料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