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寒惟疾走,闭口似衔枚。
飞土扬天起,狂风卷地来。
雁行低复断,猿啸急尤哀。
小憩茅亭下,相看面欲灰。

注释:

  • 二坪道中遇大风(壬子):壬子是农历年号,表示时间。二坪道是地名,可能是诗人经过的一段道路。大风是气象现象,表示天气恶劣。
  • 冲寒惟疾走:冲寒,形容气温很低。疾走,快速行走。表示在严寒中迅速前行。
  • 闭口似衔枚:闭口,紧闭嘴巴。衔枚,口中含着一枚小木片以减少声音。表示说话谨慎,不发出声音。
  • 飞土扬天起:飞土,飞扬的尘土。扬天而起,尘土在空中飞扬。表示风力强大,扬起大量尘土。
  • 狂风卷地来:狂风,猛烈的风。卷地而来,像席卷大地一样。表示风力强劲,刮得地面都颤抖起来。
  • 雁行低复断:雁行,大雁飞行时排列成直线。低复断,飞行中的大雁时而排列整齐时而散乱。表示大雁受到大风影响,飞行秩序被打乱。
  • 猿啸急尤哀:猿啸,山中的猿猴发出的叫声。急尤哀,急促而凄切。表示山中的猿猴也受到了大风的影响,叫声变得急促且充满悲哀。
  • 小憩茅亭下,相看面欲灰:小憩,短暂休息。茅亭,用茅草搭建的亭子。相看面欲灰,面对面地看着你,脸色都变白了。表示在风中停留的时间很长,导致面色苍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风雪交加的景象,通过描写自然景物的变化和人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诗的前两句“冲寒惟疾走,闭口似衔枚。”描绘了严寒中的行人奋力前行的情景。其中“冲寒”表示天气非常寒冷,“惟疾走”表示行人为了赶路,不得不加快步伐。“闭口似衔枚”则表现了行人为了减少声音,避免引起注意而紧闭嘴巴的情形。这两句通过对行人的行动和状态的描述,为后面的景象铺垫了背景。
    接下来的四句“飞土扬天起,狂风卷地来。雁行低复断,猿啸急尤哀。”则是对风的力量的进一步展示。其中“飞土扬天起”形象地描绘了狂风中扬起的尘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狂风卷地来”则表现了风势之猛,仿佛能将大地卷起一般。“雁行低复断”描述了大雁在风中飞行的状态,时而整齐时而散乱,展现了自然界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猿啸急尤哀”则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风的威力,不仅使大雁发出急促的叫声,还使山中的猿猴感到恐惧。
    最后两句“小憩茅亭下,相看面欲灰”则描绘了人们在风中短暂的休憩。虽然只是短暂的休息,但足以让人的脸色变得苍白。这句话不仅体现了风的强大,也表达了人在面对大自然的力量时的渺小和无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风的力量和大自然的魅力。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