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山庄夜步

历落芳藤棘作笆,护堤老木郁槎枒。
滩头作响泉添韵,露脚闻香稻着花。
隔水萤光疑鬼火,前林鸡唱有人家。
半规残月苍凉甚,兴尽方知去路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暖暖山庄夜步》是清代诗人林占梅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展开介绍: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诗中“历落芳藤棘作笆,护堤老木郁槎枒。”描述了山庄夜晚的景象,芳藤攀绕在荆棘丛生的护堤上,守护着古老的木桩。
  • “滩头作响泉添韵,露脚闻香稻著花。”描绘了泉水在滩头潺潺作响,稻田里露水沾湿了芳香的稻穗。
  • “隔水萤光疑鬼火,前林鸡唱有人家。”通过隔水的萤火虫闪烁和前林的鸡鸣声,营造出一个幽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 “半规残月苍凉甚,兴尽方知去路赊。”月光如残卷,带着一丝凄凉,直到兴致全无,方才意识到回家的路还遥不可及。
  1. 诗词背景与鉴赏
  • 该诗写于清代,作者林占梅生活在清朝末年,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们多以抒发个人情怀、表达对时代的忧虑或感慨来表达内心世界。林占梅作为一位文人,其作品往往透露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氛围。
  • 从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画面感,每个句子都充满了意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具体描写,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图景。这种细腻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也引发了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1. 文化与历史价值
  • 《暖暖山庄夜步》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在面对社会变迁时所表现出的孤独和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 通过对这首古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如何通过文学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同时,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

《暖暖山庄夜步》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示了清代文人的才情和审美情趣,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心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