镫下老母述旧事

云黯苍梧日,凄凉忍细论。
慈乌怜弱羽,小草托孤根。
频寄鹪鹩迹,难招杜宇魂。
茹荼廿馀载,肠断未酬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镫下老母述旧事》是清代诗人金芳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情感。下面将对这首诗的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金芳荃,清代诗人,字畹云,秀水人(今属浙江杭州),为平湖候选知县陈景迈之室。
  • 除了诗歌创作外,金芳荃还有诗集《绚秋阁诗集》。
  1. 诗歌原文
  • 《镫下老母述旧事》全诗如下:
云黯苍梧日,凄凉忍细论。  
慈乌怜弱羽,小草托孤根。  
频寄鹪鹩迹,难招杜宇魂。  
茹荼廿馀载,肠断未酬恩。  

此诗描绘的是母亲在灯下回忆往事的情景。其中“慈乌怜弱羽”和“小草托孤根”两句形象地比喻了母亲的关怀与牺牲。而“茹荼廿馀载,肠断未酬恩”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母亲多年来默默承受的辛劳与付出的感怀。

  1. 诗歌鉴赏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表现了母亲无私的爱以及子女对她的思念之情。
  • 艺术手法:采用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母亲的赞美与回忆。
  • 情感表达:整首诗流露出深厚的母子情深以及岁月变迁带来的哀愁。
  1. 文化意义
  • 母爱的象征:《镫下老母述旧事》作为一首描写母爱的诗歌,反映了传统中国文化中对母亲的尊敬与感激之情。
  • 文学价值:作为清代的诗歌作品,它体现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1. 社会影响
  • 教育作用:这首作品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提醒人们要珍惜亲情,感恩父母。
  • 审美体验:诗歌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在了解以上内容后,可以进一步思考如何从这首诗中汲取灵感,以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对母亲的感情。同时,也可以探讨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如何保持对母爱的传统美德,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孝道。

《镫下老母述旧事》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缩影,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情感内涵,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星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