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 客中送春

花东流。水东流。薄幸春光不暂留。人来天尽头。
暮云收。暮山稠。满眼云山不尽愁。如何独倚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相思·客中送春》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描绘了一位闺中少妇对远征在外的亲人的深切思念和无尽的等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品简介
  • 诗名《长相思·客中送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之手。此诗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体现了作者对于爱情、离别和人生哲思的独特见解。
  1. 创作背景
  •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远离家乡、身处异乡的游子,他身在长安(今陕西西安),而家中的妻子则独自承受着思念之情。
  1. 诗句解析
  • “长相思,久相忆”:表达了离别时间之长以及因离别而产生的长久思念之情。这两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揭示了主题,即长期的分离和不断的思念。
  • “关山征戍何时极”:描绘了离别原因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关山征戍”指的是战争,而“何时极”则是表达一种渴望早日结束战争的愿望。
  1. 艺术手法
  • 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夸张手法,如“美人如花隔云端”,“天长路远魂飞苦”,这些诗句通过高度的夸张,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让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与期待。
  • 此外,李白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来强化情感,如将室外的秋景与室内的孤寂形成对比,使得主人公的孤独感和思乡之情更加强烈。

《长相思·客中送春》不仅是李白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瑰宝。它以简洁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和人生的独到理解,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