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东流。水东流。薄幸春光不暂留。人来天尽头。
暮云收。暮山稠。满眼云山不尽愁。如何独倚楼。

《长相思》·客中送春

注释:
花:指春天的花。
东流:向东流动,这里形容春天流逝的迅速。
薄幸:遗憾。
天尽头:指天空的尽头,即远方。
暮云收:傍晚的云彩逐渐消散。
暮山稠:傍晚的山峰层叠。
尽愁:全部的忧愁。
独倚楼:独自倚靠在楼上。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绝诗。诗人在客居他乡的日子里,送走了春天的美好时光,感到十分惆怅和无奈,于是写下了这首《长相思》。全篇以“长”字为线索,将离别之痛、思念之情、怅惘之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

首两句“花东流。水东流。薄幸春光不暂留。”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这里的“春光”可以理解为春天的气息,也可以理解为春天的美好时光。诗人用“薄幸”来形容春天的短暂,意味着春天虽然来了,却很快就要离去。这种对比和反差使得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

接下来的两句“人来天尽头。暮云收。满眼云山不尽愁。”描述了诗人看到天边渐渐消失的白云,以及眼前的云山,这些景象都充满了忧郁和愁绪。这里的“人”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以理解为诗人所思念的人。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如何独倚楼。夜雨霖。梦回人不见。”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孤独一人的情景,以及夜雨带来的寂寞和无助。诗人独自一人倚靠在楼上,听着夜雨滴滴答答地落下,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愁绪。梦中的亲人或朋友也仿佛消失了一样,让诗人感到更加孤单和无助。

整首诗以“长”字为主线,将离别之痛、思念之情、怅惘之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情感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易逝的感叹以及对远方亲人或朋友的深深思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