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迢迢、千山万壑,竹杖芒鞋轻度。
满面上、蛮烟瘴雨。
不觉沉沉天暮。
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
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
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
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
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
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
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甘和苦。
劝行人且饱,前途未知谁主。
【译文】
在遂昌道中,望着茫茫千山万壑,拄着竹杖,穿着芒鞋,轻装行走。满身沾湿了蛮烟瘴雨,不知不觉天色已晚。村店中的茅檐下,朦胧的月光,照出我归家的影子。又听见无赖的村鸡,清晨未晓就唤醒我,让我回到孤旅的草床。天渐渐放明,朝食刚罢,又要踏上羊肠小道。行李半肩,书剑萧条,都被露水染红。经过岭上回来,感到疲倦,只好在亭子里稍作停留。怪竹筐里带来的焦饭,簌簌落下万千沙土。手捧清泉,坐在林下,辨不清甘苦。劝人们吃饱,前途未知谁主。
【赏析】
此词为作者于宋代淳熙五年(1178年)任提举常平茶盐公事时所写。这首词描写旅途所见景物以及自己的心情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全词语淡情真,清新脱俗,是一首别具特色的山水词。
“十二时 遂昌道中”点明题旨。十二时指一日十二个时辰,即一天之中的时间,这里泛指日间。遂昌道中是作者旅行的路线。
第一、二句“怅迢迢、千山万壑”写旅途所见。“怅”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慨和惆怅。“迢迢”形容路途遥远。“千山万壑”指重重的山岭和深长的峡谷。这些景象使作者产生了一种孤独凄凉的感觉。
“竹杖芒鞋轻度”,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竹杖芒鞋”指用竹子做成的手杖和用麻制成的草鞋。这是古代旅行者常用的简单行装。“轻度”指轻松行走。这句表明了作者虽然身经百战,但仍然能够轻松地应对旅途之艰。
“满面上、蛮烟瘴雨”,描写了旅途中的气候环境。“满面上”形容天气恶劣的程度,使人满脸都是。“蛮烟瘴雨”指的是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环境。这里的气候条件对于作者来说非常恶劣,他不得不忍受着潮湿和炎热。
“不觉沉沉天暮”,描述了时间的变化。“沉沉”是指天空昏暗的样子。这句话反映了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天色也已经变暗了。
“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这几句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遇到的一个村落和茅草屋顶的小屋。这里的“茅檐”指的是茅草屋顶的房屋。“朦胧淡月”则描绘了夜晚朦胧的景象。最后一句“照梦儿归去”形象地描述了作者在梦中回到了家乡的情景。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这几句描绘了作者被村鸡叫醒的情景。“无赖村鸡”指的是不守规矩的村鸡。它总是在凌晨时分叫醒人,让人无法安睡。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状态的不满和无奈。
“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这几句描绘了天亮后,作者开始准备早餐并继续赶路的情景。这里的“羊肠歧路”指的是曲折蜿蜒的道路。这句描绘了道路的艰难和曲折,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前方道路的不确定感。
“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这几句描绘了作者背负着沉重的行李,心情沮丧和失落。同时,书剑也象征着他的学问和才能。这里的“枝头露”则形象地描述了叶子上的露珠。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处境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担忧。
“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这几句表达了作者经过长途跋涉之后感到疲惫不堪。他选择了在一座危险的高台上休息片刻。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休息的需要和对安全的担忧。
“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这几句描绘了从竹筐里拿出带砂粒的焦饭的情景。这里的“簌簌”形容食物发出的声音。这句表达了作者对食物的不满和对环境的担忧。
“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甘和苦。”这几句描绘了用手掬起冰凉的泉水,坐在树林下吃饭的情景。这里的“寒泉”意味着清凉的水。这句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对食物的满足感。
“劝行人且饱,前途未知谁主。”这几句表达了作者对旅途中人们的忠告:“请先吃饱,未来的路还不清楚谁能掌握。”这句表达了作者对人们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担忧。
【注释】
十二时:十二时辰,古人以十二地支纪时,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2小时。十二时即一天中的12个小时,这里泛指日间。
遂昌道中:遂昌是地名,位于今浙江省中部地区,这里指作者旅行的路线。
怅:感叹词,表示遗憾或悲伤。
迢迢:遥远的样子。
千山万壑:形容山峰连绵不断,沟谷纵横交错。
芒鞋:用草编成的鞋子,轻便舒适。
轻度:轻松地行走。
蛮烟瘴雨:南方湿热多雨的气候环境,常用来形容旅途的艰苦和困难。
不觉:不自觉的意思,这里表示时间过得很快,来不及反应。
沉沉天暮:天色逐渐变黑,黄昏降临的样子。
村店:农村的小店或旅店。
茅檐:茅草屋檐。
朦胧:模糊不清的样子,这里形容夜色朦胧。
淡月:淡淡的月光,这里指月亮发出的微弱光芒。
梦儿归去:梦见回家的情景。
无赖村鸡:不守规矩的村鸡,总是在半夜叫醒人。
草床:简陋的床铺。
孤旅:独自一人旅行。
天渐明:天逐渐亮起来。
朝炊:早晨煮饭。这里指早餐。
羊肠歧路:曲折险峻的道路。
行李:装载物品的箱子或包袱。
萧条:寂寞冷落的样子,这里形容心情沮丧和失落。
枝头露:树枝上的露珠,这里象征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危亭:危险的地方建的亭子,这里指高处的平台或观景台。
怪竹筐:与众不同的竹筐,这里指携带特殊物品的竹筐。
焦饭:焦味的饭,通常由干硬的食物加热过度导致变焦而成。
簌簌:形容细小物体落下的声音。
寒泉:冰冷的泉水,这里指清澈的泉水。
坐餐林下:坐在树林里吃饭,这里指野外露营或徒步旅行时的简易饮食方式。
甘和苦:甜美的味道和苦涩的味道,这里比喻生活的酸甜苦辣。
劝行人:劝诫旅行者。
且饱:暂且吃足,这里指不要急于赶路而忽视了身体需求。
前途未知谁主:未来的道路还不好说谁能掌控,这里强调了未来不确定性和风险的存在。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作者旅途经历和心境的作品。通过对旅途中所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文章语言简练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