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腾辉,潮流拍岸,飞鸿乱下沙汀。
芦烟荻雾,山影不分明。
风飐桅灯点点,似天末、欲坠微星。
归途客,萧条行李,舟小布帆轻。
飘零。
还自叹,奔驰南北,非利非名。
问年来踪迹,断梗浮萍。
只怕江神笑我,嘱舟子、莫说俞生。
孤棹快,人家烟火,依约润州城。
译文
在黄昏时分渡过扬子江,月光映照波涛,鸿雁乱飞。
芦花烟雾和荻草雾气交织在一起,但山影却模糊不清。
风拂过桅杆上的灯,闪烁点点,如同天边将要坠落的星星。
归途上的旅客,带着萧条的心情,船小帆轻。
飘零,还自叹,奔波南北,不是为了名利。
问自己的踪迹,就像断梗浮萍,无依无靠。
只怕江神嘲笑我,嘱咐舟子,不要说俞生。
孤独的桨,快划,人家的火烟,隐约可见润州城。
赏析
《暮渡扬子江》是唐代诗人李益的作品。此诗描写了作者傍晚乘舟渡江的情景,表现了他漂泊江湖、浪迹天涯的人生遭遇。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境遇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不平。
第一句“海月腾辉,潮流拍岸,飞鸿乱下沙汀”描绘了江边夜晚的景色。月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潮水拍打着岸边,飞鸟在空中盘旋。这里的“飞鸿乱下沙汀”形象地描绘了大雁纷飞的景象,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
第二句“芦烟荻雾,山影不分明”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芦苇和荻草在微风中摇曳,烟雾弥漫,山的影子也显得有些朦胧不清。这里的“山影不分明”让人感受到了江边的静谧和宁静。
第三句“风飐桅灯点点,似天末、欲坠微星”通过风力的作用,使得船上的桅灯摇曳不定,像是天空中的星星一样闪烁。这里的“似天末、欲坠微星”形象地描绘了星星坠落的场景,给人一种浪漫的感觉。
第四句“归途客,萧条行李,舟小布帆轻”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作者在归途中,心情低落,行李简陋,只能依靠小小的布帆前行。这里的“萧条行李”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失落。
第五句“飘零,还自叹,奔驰南北,非利非名”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的人生态度。他漂泊四方,不是为了追求名利,而是因为命运的安排。这里的“非利非名”表达了他的无奈和辛酸。
第六句“问年来踪迹,断梗浮萍”则是对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反思。他漂泊多年,像断梗浮萍一样没有固定的归宿和依靠,这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和哀叹。
第七句“只怕江神笑我,嘱舟子、莫说俞生”则是对自己的命运的担忧。他担心江神嘲笑他的行为,所以叮嘱舟子不要提及自己的名字。这里的“俞生”可能是指一个与他同名的人,也可能是指他自己。
第八句“孤棹快,人家烟火,依约润州城”则是对未来的期盼和向往。他希望自己能够早日到达目的地,看到人们的生活和繁华景象。这里的“润州城”可能是指扬州或者镇江等地的古城,也可能是作者心中向往的地方。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坎坷的人生经历和深沉的情感世界。它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叹息,也有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