呖呖哀鸣,翛翛倦羽。
经年也学人羁旅。
烟汀沙渚恐无凭,不曾寄得书儿去。
上苑荒凉,衡阳间阻。
有人独倚阑干数。
楼头过尽万千行,残霞落照秋江暮。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词,通过描绘大雁的哀鸣和倦翼以及它们对人羁旅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呖呖哀鸣,翛翛倦羽。”描述了大雁的叫声凄切、羽毛憔悴的状态,这是为了突出大雁的孤独和辛酸。
次句“经年也学人羁旅。”则揭示了大雁虽然身处困境,但仍试图模仿人类的旅行生活。这既表现了大雁的坚韧,也反映了它们的无奈与悲哀。
诗人以“烟汀沙渚恐无凭”来表达大雁在旅途中的无助,它害怕无法找到可以依靠的地方。这一句进一步强调了大雁的孤独和无助。
最后两句中,“上苑荒凉,衡阳间阻”描绘了大雁所处的环境,即荒凉的上苑和遥远的衡阳,这为大雁的旅程增添了更多的艰难。而“有人独倚阑干数”则描绘了诗人独自倚着栏杆沉思的场景,这既是对大雁的同情,也是对自己处境的反映。
最后一句“楼头过尽万千行,残霞落照秋江暮”以大雁的视角展现了其飞行过程和壮丽景色,同时暗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通过大雁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人生旅途的艰辛和孤独。
赏析:这首《踏莎行》通过大雁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大雁虽然身处困境,但仍试图模仿人类的旅行生活,这种坚韧和无奈体现了它们的生存智慧。同时,诗人通过对大雁的描写,也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艺术魅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