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花堆上黄茅屋,显出风神清皎。
有玉树、琼枝围绕。
端不让戴安道。
蹇背冲寒,船唇忍冻,冰雪年年饱。
倘相过、不厌狂奴,愿作飞鸿,一试去来泥爪。
算百岁、浮名草草,低唱浅斟差好。
糁径萦帘,随车逐马,放眼成缥缈。
赖遮藏阙陷,儿童何必多扫。
触热者、本堪绝倒,不龟手药难讨。
竹挺高风,梅删俗艳,便是山翁照。
问如何不乐,潘郎鬓点华了。

【注释】

六花:指雪花。堆:堆积。黄茅屋:茅草盖的小屋。

玉树:比喻梅花。琼枝:比喻柳枝。

戴安道:东汉时人。

蹇(jiǎn)背:形容驼背,此处形容船夫。冲寒:在寒冷中航行。

冰雪年年饱:形容雪水每年都能流到船上。

傥相过:倘若相逢。不厌狂奴:不怕狂野的人。狂奴,指狂放的人。

一试去来泥爪:飞鸿,即大雁。泥爪,泥泞中的脚爪,比喻行踪不定,难以捉摸。

算百岁:算作百年寿命。百岁,泛指很长的时间。浮名,虚名,浮名浮利是身外之物。

低唱浅斟:低吟浅唱,随意饮酒。差好:还算可以。

糁(sǎn)径萦帘:飘落的花瓣洒满了小径。萦帘,随风飘动,萦绕于帘幕之间。

随车逐马,放眼成缥缈:随着车子和马匹奔驰,目光变得模糊而遥远。缥缈,模糊不清的样子,也指遥远的意境。

赖遮藏阙陷,儿童何必多扫:既然遮住了缺口,就不必再去铲除那些多余的部分。阙,通“缺”,指缺口。

触热者、本堪绝倒:对于炎热的人来说,本就可以被冻死,这里用来形容夏天的酷热。绝倒,指因极度炎热而倒下。

不龟手药难讨:没有龟手之药(即治疗冻伤的药物),就难以治愈。不龟手,指不会做龟手之药的人。

竹挺高风,梅删俗艳:竹子挺拔,有高雅的风骨;梅花清丽,不受世俗之尘污染。

山翁照:指山中老者,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如何不乐:为什么不快乐?潘郎鬓点华了:潘安的鬓角上白了头发,已经老了。

【赏析】

此诗为作者晚年的作品,以写景抒怀为主,通过咏叹自然景物,抒发了对世事的感慨。

首句“六花堆上黄茅屋”,写冬日里雪景,大雪纷飞,覆盖着黄茅草屋。诗人以六瓣雪花比喻漫天飞舞的大雪,形象地描写了冬天的雪景,生动地表现了雪之大、之密、之厚。

二句“显出风神清皎”,写出了雪后的景象。“显出”二字表现出雪后的清新之感,“风神”二字则表现出雪后空气的新鲜。

三句“有玉树、琼枝围绕”是对前两句的形象化描写。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雪花比作玉树、琼枝,使雪花更富有生气。

四句“端不让戴安道”,戴安道是东汉时人,他为人爽朗豁达,不为名利所累。此处借戴安道的形象来表明自己不慕名利,潇洒自如的品格。

五句“蹇背冲寒,船唇忍冻,冰雪年年饱”,写船夫在恶劣的环境中仍坚持工作,不畏严寒,不惧冰雪,表现出了船夫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六句“倘相过、不厌狂奴,愿作飞鸿,一试去来泥爪。”写船夫与诗人相遇,船夫不嫌狂野之人,愿意与他一同前行,希望与他共同经历风浪,一起飞翔。这里的飞鸿,指大雁,泥爪则指船夫的脚印。表达了船夫与诗人之间的友谊深厚,共同面对困难的决心。

七至八句“算百岁、浮名草草,低唱浅斟差好”写诗人对人生的态度。他认为人生的短暂如昙花一现,浮名如同草芥一般微不足道,应该像品酒一样慢慢品味生活的美好。

九至十句“糁径萦帘,随车逐马,放眼成缥缈”写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感受。雪花飘落在小径上,随风飘荡,随着车辆奔跑,视野变得模糊而遥远,一切都变得缥缈起来。

十一至十二句“赖遮藏阙陷,儿童何必多扫”、“触热者、本堪绝倒”,写诗人对世事的看法。他认为既然能够遮住缺口,就不必再去铲除那些多余的部分。对于炎热的人来说,本就可以被冻死,这里用来形容夏天的酷热。这里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无奈以及对炎热季节的厌恶。

最后两句“竹挺高风,梅删俗艳,便是山翁照”,写诗人对品德高尚者的赞美。竹子高耸入云,有坚韧的高风亮节;梅花清丽脱俗,不受世俗之尘污染。这些都是诗人心中的楷模。最后一句“问如何不乐”,诗人反问自己为什么不高兴呢?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世事的看法以及内心的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