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丽 · 西湖春暮

怪东风,吹得韶华无几。只留他、残红一朵,美人头上摇曳。叹西湖、风光非昔,向登临谁会深意。前度桃门,旧时燕巷,重来瞻眺,暮云叠翠。六桥外、斜阳芳草,是我断肠地。游人散,青帘无恙,且自沉醉。
又何况、繁华如梦,眼前多少憔悴。淡烟中、孤城半掩,万骑骄骢饮春水。内院新声,后庭遗曲,只今犹自在人耳。算惟有、两峰千古,曾也见兴废。黄昏后,月上女墙,谁忍凝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多丽·西湖春暮》是清代诗人俞士彪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西湖春暮美景的感怀。以下是对该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多丽·西湖春暮》的作者是清代诗人俞士彪。俞士彪生活在清朝时期,他的生平事迹和诗歌创作背景在历史文献中有所记载,但这些信息可能不够详细,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他可能是一位有志于文学创作的文人,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2. 诗句原文:诗中的原文如下:“怪东风,吹得韶华无几。祇留他、残红一朵,美人头上摇曳。叹西湖、风光非昔,向登临谁会深意。”。
  3. 诗意解析:首句“怪东风,吹得韶华无几”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快速流逝的感叹,东风在这里象征着时间的力量,使得美好的时光迅速消逝。第二句“祇留他、残红一朵,美人头上摇曳”则具体描述了春天的落花,以及这些花朵在美人头上随风摇曳的景象,展现了一种美丽的同时带有哀愁的美。第三句“叹西湖、风光非昔,向登临谁会深意”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旧日风光的怀念以及对那些曾经登临此地的人的深深感慨,暗示着时间的变迁和人事的更替。
  4. 艺术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例如,通过对比“前度桃门,旧时燕巷”,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又如“暮云叠翠”,“游人散,青帘无恙,且自沉醉”等句子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此外,诗歌还巧妙地采用了押韵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音乐美感。
  5. 文化背景:西湖是杭州著名的景点,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足迹。俞士彪作为其中的一员,通过对西湖的描述,不仅展示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对过往文化的尊重和怀念。这种情感在当时的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多丽·西湖春暮》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思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描绘了西湖春暮的美丽景色,还反映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这首诗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清代诗人俞士彪及其时代文化风貌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