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辞柯下碧池,春风嘘植占当时。
他生纵有灵根在,莫作人间连理枝。
咏老榕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老榕树》是一首由清代诗人俞庆曾创作的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明快的语句,描绘了老榕树的独特风貌和深远意义。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作者介绍:俞庆曾,字吉初,号琴愔,德清人。上元光绪戊子举人宗舜年继室。他的作品《绣墨轩遗稿》展现了其文学才华,而《咏老榕树》则显示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
诗歌原文:《咏老榕树》
落叶辞柯下碧池,春风嘘植占当时。
他生纵有灵根在,莫作人间连理枝。诗歌解析:诗中“落叶辞柯下碧池”描绘了老榕树旁清澈池塘与飘落树叶的景象。“春风嘘植占当时”表达了老榕树在春风中显得生机勃勃,占据了当时的风光。“他生纵有灵根在,莫作人间连理枝”寓意即使老榕树有着不朽的生命,也不能成为人类情感的寄托,如连理枝般纠缠不清的爱情。这首诗通过自然界的景物,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七言绝句,《咏老榕树》具有简洁明了的艺术特色。它通过精炼的文字和富有画面感的描述,使读者仿佛能够看到老榕树的枝叶婆娑、绿叶摇曳,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自然的韵味。
文化价值:这首作品不仅展示了俞庆曾对自然美的独到见解,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的重视。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理念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尊重自然、保护环境。
社会影响:《咏老榕树》虽然篇幅不大,但却在文学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的出现,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灵感,也为读者带来了新的阅读体验。在中国文化中,诗歌一直扮演着传承文化、抒发情感的角色,《咏老榕树》便是这一传统价值的体现。
《咏老榕树》不仅因其文字本身的美感而被传颂,更是因为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首诗让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