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媚摘遍

玉笙残,铜斗涩,斑管抛荒久。浪传钞,词两卷,原非秦七黄九。苏完才子,管领苏台,为政最风流。兴往情来,琼瑶赠我报之玖。
拌作词场冯妇。齿冷屯田柳。重检点,箧中书,刊成百卷还又。花间婪尾,尖合浮屠,赖有此编留。买菜求添,沾沾可笑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薄媚摘遍》是一首由清代诗人赵以夫创作的词。下面是对这部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赵以夫(1623年—1705年),初字孟容,后改字以夫,号紫阳,江苏吴县人,清代文学家、诗人,著有《清平调》、《薄媚摘遍·重九登九仙山和张屴崱韵》等诗作。
  •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词创作上,尤其是词的创作,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1. 词作原文:《薄媚摘遍·重九登九仙山和张屴崱韵》是赵以夫的代表作之一,全篇如下:
    桂香消,梧影瘦,黄菊迷深院。倚西风,看落日,长江东去如练。先生底事,有赋飘然。刚到为田园。独醒何为,持杯自劝。

  2. 词作背景与内容分析

  • “桂香消,梧影瘦,黄菊迷深院”描绘了一幅秋日景色,桂花飘香而梧桐叶渐稀,庭院深处菊花盛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氛围。
  • “倚西风,看落日,长江东去如练”则是通过夕阳西下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 “先生底事,有赋飘然”可能暗含作者因某种原因而辞官归隐之意,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 “刚到为田园”可能是说作者刚刚抵达田园之地,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 “独醒何为,持杯自劝”则透露出诗人在孤独中仍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随波逐流的态度。
  1. 艺术特色与社会影响:赵以夫的这首《薄媚摘遍》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卓越的艺术才能,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词的艺术魅力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质和豁达的胸怀。

《薄媚摘遍》不仅是赵以夫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清代诗词创作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至今仍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并受到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