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志警

惊心到处起烽烟,游子辞家倍怆然。
过客异言多误杀,前途凶信易讹传。
关山路迥朝飞檄,鼓角声严夜泊船。
回望妖氛竟深入,登程莫漫重流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途中志警》是一首描绘社会现象和人民生活状态的古诗。诗中的“惊心到处起烽烟,游子辞家倍怆然。”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乱和社会动荡的担忧,以及对离家在外的游子的深切同情。下面将从不同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作者简介
  • 金武祥,清代诗人,其创作风格以简洁明快著称。
  •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民众生活状况的关心。
  1. 诗歌原文
  • 惊心到处起烽烟,
  • 游子辞家倍怆然。
  • 过客异言多误杀,
  • 前途凶信易讹传。
  • 关山路迥朝飞檄,
  • 鼓角声严夜泊船。
  • 回望妖氛竟深入,
  • 登程莫漫重流连。
  1. 诗歌解析
  • “惊心到处起烽烟”描绘了战乱频繁、社会不安的景象。
  • “游子辞家倍怆然”表达了离别家乡的游子因战乱而深感悲痛的心情。
  • “过客异言多误杀,前途凶信易讹传”反映了当时信息传递的混乱和谣言的传播。
  • “关山路迥朝飞檄,鼓角声严夜泊船”展现了战争时期紧张的氛围和行军路上的情景。
  • “回望妖氛竟深入,登程莫漫重流连”则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途中志警》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部深刻的社会历史文献,它记录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状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